600年时光--屯堡故事
2023贵州艺术摄影学会佳作联展
600年时光--屯堡故事
彭 波
彭波,贵州艺术摄影学会会长,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从事平面设计与摄影的教学工作近30年。作品数十次参加了国内外举办的影展影赛并入选获奖。
记得 2001 年正月初,安顺的一个学生告诉我说有亲戚在吉昌屯,正月十八他们村要举办一次盛大的民间迎春会的文化活动,听到这个消息我和几位喜欢摄影的学生便驱车赶去了,这是我第一次到屯堡的村寨,之后的20年几乎每年都会到屯堡的这几个村寨参加迎春会。
屯堡村寨
吉昌屯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距城中心二十七公里。旁边还有雷屯,九溪等几个村寨。
当我们驱车快到村口的时候,便看到了一片片鳞甲似的石头房子,以及众多的石头垒砌的石墙整齐划一的在建筑物中,高耸的碉楼静静的矗立在石头群里,渐渐唤起了我对屯堡历史兴趣。
迎春会活动的内容类似江淮地区的社火,也称为“抬亭子”,又叫“抬菩萨”或“抬汪公”。屯堡村寨大多供奉汪公,迎春之日四乡八寨的村民都会来到汪公祠堂烧香拜祖神,祭祀汪公,抬汪公出巡。红面长须身穿官袍的“汪公”他老人家从平日香火侍奉的“汪公庙”里请出,端放在一个红锦缎扎成的轿子里,由全屯最有威望的老人提锣开道下,走在前面的是手举“肃静”“回避”牌和由手持斧、矛、刀、枪的八位老者组成的卫队。随后就是年青人组成的舞龙队和装扮是清一色的长袍大袖、手持各色彩扇的屯堡妇女组成的秧歌队。接下来的是威风凛凛的地戏队,表演者个个身穿战袍,头顶面具,背插战旗,手持刀枪,甚是威武。紧随其后的是彩亭和彩车。彩车上站立的是由屯堡少年装扮的“西游记”、“白蛇传”、“八仙过海”等历史人物。整队人马前呼后拥,游乡串寨,热闹非凡。
出游的头一 天,各家各户杀猪、杀鸡来到寺庙里面供奉。
四乡八寨的村民都会来到汪公祠堂烧香拜祖神,祭祀汪公。
寺庙里面的油灯已经排得满满的,等待各寨村民点灯许愿。
迎春的队伍顺着村里的大路一路巡游,当巡游的队伍经过有人家的门口,这家人就点燃早已准备好的鞭炮,表示谢意,也预示着这家人家来年有好运。当浩浩荡荡的队伍开到菜花地的时候,整个吉昌屯鞭炮声此起彼伏,夹杂着人们的欢声笑语,这里就是最大露天舞台了,到处是涌动人流,会聚了方圆几十里的人们来看热闹,当然当地的小吃是少不了的,油糕、麻花、烤豆腐、凉粉、凉面,哨子面……五花八杂,应有尽有,人们可以在这里尽情的吃喝玩乐。
“咚咚咚 锵锵锵锵锵-锵-锵,咚咚咚咚咚-锵-锵”那边地戏开场了……
由全屯最有威望的老人背汪公上轿子
红面长须身穿官袍的“汪公”他老人家从平日香火侍奉的“汪公庙”里请出,端放在一个红锦缎扎成的轿子里.
屯堡的地戏,村民一般又称之为“跳神”只是对外邀请时才称地戏。大概始于清乾隆与嘉靖年代,至今已二百多年。地戏被称作“戏剧的活化石”,是屯堡人对神灵崇拜传统的延续。它把所演剧目中的主要人物如关羽、岳飞、穆桂英等尊崇为能消灾纳吉的神灵,与傩戏有着十分明显的渊源关系。
屯堡的地戏在历史上只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和“文革时期”中断过,大部分戏服和“地戏脸子”在除四旧中被烧毁了。屯堡人一直坚信几百年的传统不能断,因此他们把“跳地戏”看作和生活中的事情一样重要。
许愿灯
卫队中的 老人
卫队由手举“肃静”“回避”牌和由手持斧、矛、刀、枪的八位老者组成的
1973年九溪村村民率先自筹资金订做了 80 多个面具,组建了地戏队。地戏的演出是以村寨为单位的,一般一个村寨演一堂戏,跳一部书, 较大的村寨像九溪、吉昌屯、狗场屯几个村寨有两到三堂戏,因为他们的祖上都是明代时征南的马上将领,保留下来的唱本几乎都是他们先祖的故事和传奇,因此地戏队的表演是关系到祖宗的荣誉问题。
地戏中的唱词都是祖先传下来的,每一部戏都有很厚的本子,九溪传下来的三堂傩戏分别是,大堡演的《封神》,小堡演的是《四马投唐》,后街的是《五虎平南》。每出戏的本子堆起来都有一尺多高,都要求地戏演员全背下来,这可是需要功夫的,不然中途错了一句台词,后面的人就接不上了。这些跳地戏的村民必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永远没有村愿意承认自己穷而且无知。
给彩车上的少年画彩妆
给彩车上的少年画彩妆
彩车上站立的是由屯堡少年装扮的传说中的历史人物
地戏的表演:地戏的演出时,据《续修安顺府志》记载:“跳神者首蒙青布,腰围战裙,戴假面具于额前,手执戈矛刀具之属,随口歌唱,应声而舞”。演员头顶“脸子”(地戏面具),面罩青纱,背插战旗,手执刀、枪等兵器,穿着简单的布袍或战裙,一会儿角逐开打,一会儿腾挪闪现,身上的靠旗摇弋,雉尾摆动,热闹非凡。唱和舞是地戏的主要表现形式。唱——是带器乐伴奏的说唱。 不分行当,由剧中人边说边交待剧情。唱腔无词牌,唱来高亢粗犷,激越悠扬,又带屯堡人的山歌韵味,听上去很有味道。研究地戏的人说,这种唱腔来自江西,与江西的弋阳腔很接近。唱词分上下句,在一锣一鼓伴奏下,由一人启口领唱,众人伴和。舞——是表现战争生活的格斗,演员手握木制缩小尺寸的刀枪剑戟(极少数地戏还保留真刀真枪),按套路两两相斗,一招一式勇猛刚烈。借三、五步为万水千山,就竹鞭为金戈铁马,依桌椅象征高山要塞,在抑、扬、开、合的撕杀、劈、架、翻、旋的格斗中虚实结合,形神兼备,产类似具击鼓进兵、鸣金收兵的古代战争景象,从而形成屯堡地戏特有的艺术魅力。表演中又吸取当地少数民族舞蹈中的舞步和动作,在“转”和“旋”时战裙飘舞,使剧烈的场面又透着刚劲之美。
地戏脸子都戴在脑门上而不是戴在脸上,演员的脸是用一块黑布挡住。我当时也觉得怪怪的,后来问了他们地戏的演员才弄明白,因为在安顺地区,田土都在平地上,田土旁就是山坡,演出地戏都是在平地上,观众坐在山上看,脸子如果扣在演员面部,那观众就只能看见他们的脑壳而分不清戏中的人物。因此这种带面具的习俗也就延续下来了。
地戏自古以来盛行不衰,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屯堡人对地戏百看不厌,每逢过年过节,各村寨地戏班子轮番表演,观众人山人海。 这些地戏的演员们,平时不戴面具时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而一旦戴上面具,戏神的灵魂就进入了他们的体内,具有了神的意志和性格。因此,每年春节和七月的米花节,都是他们最快乐的日子,也是这个村子最快乐的日子。地戏就是这个村子的象征和骄傲。
这几年里,屯堡的地戏慢慢有了一些变化:原定于春节和米花神节才跳的地戏,演出的次数变得越发频繁。有一年地戏班的神头在跳神的仪式前给祖先磕头请示说,“老祖宗,时代变化了,地戏也要改革了,只要村寨有人来,有人看,我们就可以跳”。这一跳就跳到了国外,地戏队曾在法国、西班牙、日本等国演出,引起轰动,登上了国际表演的舞台。出国表演的地戏队回来后,他们把土布服装换成了绸布的灯笼裤,都说为的是“更有舞台效果”。
今天的屯堡已经被现代的都市文明慢慢的融合,水泥与瓷砖也逐渐的开始蔓延在石头的城堡内,宽袖大襟的“凤阳装”已经不是年青的一代追求的时尚。安顺地戏中质朴的情感宣泄充满了艺术的感染力,而绚丽的屯堡地戏面具脸谱从历史的高度为我们诉说着一个个有关英雄的传说。屯堡文化走到今天,原始的生命力已经逐渐衰落,这种文化的延续是与各种因素息息相关的,我们现在能作的也只有尽其所能,使它存在的时间尽可能的长一些,这是我们的愿望,也是我们的使命!
花车出游
巡游的队伍经过有人家的门口,这家人就点燃早已准备好的鞭炮,表示谢意,
威风凛凛的地戏队
地戏面具
地戏
2023贵州艺术摄影学会佳作联展
从90年代初到今天贵州艺术摄影学会走过了30几个年头,从学会的月赛中也成长出一批批的贵州摄影人,在几代人的努力与创造中,我们对于摄影的认知也越来越清晰的同时也越来越迷惑,不清楚今天的摄影到底应该是怎样的,我想这其实是基于每个人自己的想法与愿望。摄影应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说是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不要把摄影简单看成是图像的直接呈现,要把自己的阅历、认知、学识、感受等等都应用在摄影里面,让它成为介入社会的一种方式,成为一种精神释放的通道。摄影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愉悦,也不仅仅是一种观看,更像是我们在生活中真切的体验。“拍你看到的和拍你心中想的”,拍摄方式与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对此,摄影是一面三棱镜。
当我们面对一个景象时,我们就与世界开展了一场深入的对话。世界创造了光与实体,驱使我们去探寻、发现、感知、观测、归纳、定义,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自我的现实。通过照相机对现实的翻转过程,其间有享受,有痛苦,有模仿,有创新,有扭曲,有对抗……对摄影来说什么更重要?什么更有意义?如何来区分判断?依靠理论还是直觉……也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摄影抑或其他艺术类型,都是在发现和寻找自己与世界的一个媒介,不同的艺术类型虽然工作方式不同,内容形式不同,也…….都会产生出各式各样的好作品。好的摄影更趋向于一种自然生成的发现与感知。我希望这种发现与感知能够不断的更新,不断的成熟。观察的视线能够更深入一些,更透彻一些。归根结底,从摄影中体验自己,反省自己。在这种相互作用下不断对摄影媒介语言进行探索和突破,在创作中不断追求自我成熟的过程,创造出具备本民族文化语言的摄影。
2023年贵州艺术摄影学会将一如既往的为广大会员提供服务,希望通过作品联展的方式,让更多的会员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 让摄影成为介入社会的一种方式,成为一种艺术绽放的通道。
贵州艺术摄影学会、会长:彭波
2023.1.27
本站不承担任何关于版权问题,文章均由用户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发布者:百年行摄影像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bnxs.cn/yssy/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