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通航,家乡蜕变,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乌江通行 家乡蜕变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五彩金沙,神奇化觉!这是我的家乡,生我养我的地方。

      贵州省金沙县化觉镇原叫“凹脚”,民国时期,首任乡长虞仲方认为此名不雅,于是将“凹脚”改为“化觉”,有风水大师说:凹脚是“石圈关猪”,四周全是大山,被重重包围阻隔,这里的人走不出去,形象地说出了化觉这山咔咔的地理特征和居住环境,1978年,随着乌江电站的建成蓄水并通航,化觉的风水被自然破解并扭转,人们以各种方式走出大山,纷纷与外界通商交流,生活悄悄的发生了变化。


PANOR2_0576 拷贝02.jpg

乌江流域金沙县化觉镇前顺村江畔


      “晴天一脸灰,出门两脚泥”,这是小时候家乡的印象,家门口一条不知疲惫的江水整天哗啦哗啦的流淌不停,响彻云霄,围绕村寨回荡在山谷,窗外的田坝一块连着一块,对岸矗立着一排高高长长的山峰,高耸入云,大山挡住了人们的视野,有如“井底之蛙”,秋天的田野草木芳香,金黄一片,微风吹来,身披金甲的谷穗吱吱作响,含羞的稻穗不停的向人们招手示好,寨子里和田坝上的人们忙忙碌碌,看不见闲人,稻田里干活的人时隐时现,忙忙碌碌,大人们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往往天黑才回到家里,小伙伴们放学回家都要帮助家里干活,往往不是放牛就是割猪草牛草之类,寨子里的人经常渡船到河对岸割草,甚至开荒种地,寨子没有一条宽敞的路,一条条山间小道伸向远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大多数没有走出过这片大山,永远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精彩,这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黔北乌江北岸,大山里的小村庄。


MAX_0119 拷贝.jpg


       乌江水电站于1970年动工修建,比我的出生年龄还早一年,1978年开始蓄水,1979年乌江水电站第一台机组发电,1981年三台机组安装完成,1982年12月正式移交并投产。

       随着乌江水位的不断上升,老家及沿岸大片的田地被淹没,祖祖辈辈居住的老房子自然也在其中,逃脱不了被淹没的命运。老家一时兴起大移民,一类异地搬迁安置,安置点在金沙县安底镇九里茅岗,现房现地,按现有人口指标进行分配,一类后靠搬迁安置,原居住地后靠上移迁建,自由双向选择。

      至于移民生活,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自然有些不舍,记得父母己经将家里的桌子板凳及生活用品,走了几十里的山间小路,全凭人力搬迁至安置点安底九里茅岗,几岁的我也一同前往,到了茅岗安置点,父母顿时傻眼了,满山遍野全是黄土地,荒凉平脊,心想,这哪能种出粮食,迁至这里十口之家怎能养活,于是,决定选择后靠搬迁安置,决定返回建房,经政府协调,后寨瓦房组的土地划部分出来,用淹没土地补偿款进行置换;寨上大部分人家都搬迁去了,只有小部分选择留在原地继续生息繁衍。

      失去土地,大家自然不舍,土地就是农民的生命,所以对土地特别的珍惜,记得在枯水季节,乌江水位下降,海拔760米洪水线以内的土地又可耕种,留下来没有异地搬迁的人们又将淹没区的田地进行二次分配,没区内现出来的田地时间暂短,只能种点小季节农作物,比如苦荞、油菜、豌豆蚕豆之类等,花开的时候,江畔鸟语花香,山影成趣,美丽如画。


img057 拷贝 2.jpg

化觉乡顺江村何家寨江畔苦荞花


      现在老家的人们,大部分靠出门外出打工,对于田地好像不懂得珍惜,没有感情,普遍认为土地没有多大的用处,没有远见和忧患意识,以为现在不靠土地养家糊口,进城务工均可养活,干农业又脏又苦又累没有出路,后辈不可能回到农村,试想,如果世界普遍发生自然灾害,发生战争,面临粮食短缺危机,有钱没粮买,在城市里没工做,回老家没地耕会是什么景象,原来老家每家每户都储存有备用粮,少则2000斤多则上万斤,有的人家房梁都压断,即使遇到自然灾害,不种不耕也可吃三五年,不至于没饭吃至少可以保命,城镇化是一个缓慢的进程,农村人进城落户,老家的土地给留着,宅基地给留着,将来不想在城里了,回到老家,至少有地可耕,有房可住。


MAX_0416-0.jpg

化觉镇何家寨永晟矿业船运码头


      老家地处边远山区,山咔咔里之前一直没有电,老年人根本不知道电为何物,夜晚照明是原始的桐油灯、煤油灯、马灯之类,八十年代有了电灯,山区通电,当时简直就是爆炸性的新闻,人们相互奔走相告,喜悦之情无法言表,从此,煤油灯在老家成为历史,记得奶奶曾指着电灯泡问道,这个葫芦到底装了多少油,一天到到晚烧不干,可见,老家当时有多落后、有多平穷、有多边远。

      老家通电,人们逐步用上电器化,生产生活逐步发生了变化,可是,或许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当时建设供电设施的陈年旧事,根据当地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协调,移民地区各生产队水淹区的集体土地补偿款,集体房屋补偿款,集体经济果木补偿款等,作为借资,从讲政治讲党性、从服从大局听党话、从情感从渴望的原则出发,由时任生产队队长签字盖章,如数划拨给有关部门建设供电设施,当时移民地区个别的生产队没有同意,集体款全部分发给了各家各户,集体的水淹补偿款被电力建设的名义借走,很快供电设施建成并通电,从此,老家结束祖祖辈辈点煤油灯的历史,通电用上电灯,生活变得方便了,但当年的这些集体公用借款至今依然是个历史遗留问题,当地的移民群众追寻无果,甚至一度以拒绝缴纳电费、诉诸法律等方式抗议和追寻,至今依然未得到解决和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人事变更,人们渐渐淡忘,犹如石沉大海,特殊的年代特殊别的事,或许已成往事,存封历史。


DJI_0237-2 拷贝.jpg

金沙县化觉镇前顺村江心岛


       “晴天一脸灰,雨天两脚泥”是小时候老家的真实写照,一条条“毛狗路”、“田坎路”相互联通,田地间山水间环绕,直到1998年,老家依然不通公路,山区的孩子上初中、上高中几乎靠步行几十里路程,记得上初中那会儿,有的小伙伴背上背着好沉的一袋大米步行至禹模中学,早上出门晚上才到,路上看见烟叶站的大东风车疾驰而过,期盼的目光总是尾随车影消失,师傅生怕学生冒险爬车,往往遇见路上行走的学生就加速通过,一路尘土飞扬,当时流行打工潮,外出打工的人们经济条件有所好转,回乡翻建房屋的人们越来越多,建材运输很不方便,人背马驮耗时耗力,于是,当地有识之士廖科华(已故)积极主动协调大伙捐地捐资,有钱出钱没钱出力,耗时一个多月,终于打通进寨最后一公里毛石土路,当时我在深圳打工,每月工资600元,闻讯这一情况,毫不犹豫电汇1000元资助以表支持,有了这条来之不易、不同寻常的进寨土公路,给人们带来及大便利的同时,促进了山区农业的大发展,至今依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未标题_全景图-2 拷贝 2.jpg

化觉镇前顺村江畔


      八十年代,社会流行“下海经商”,山区的人们半农半商,开始做起小生意,在农村,我的父亲也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1984年,父亲与寨上的霍家兄弟等四人承包了乡政府的一只集体船用来做客运,说是客船,其实就是相当于现在的一只小货船,船舱有两排简易的坐椅,雨天就盖篷布,大约能乘坐几十人,承包费为每月300元,运客至乌江,两天一个往返,单程船票为1.00元/人次,后来涨到1.50元/人次,当时这个边远山区第一次通航,有了与外界交流的途径,人们纷纷外出交易通商,小商小贩们除了翻山越岭到河对岸的九庄、六桶等场镇赶集贩卖土特产外,最火热的交易市镇就是乌江镇了,化觉至乌江上贵阳成为一条热线,人们来来回回、反反复复的上贵阳进销各种各样的百货商品,唯一的一条客船往往人满为患,水泄不通;那时侯,老家的小麦年年丰产,可是又没有生产面条的设备,小麦大部分都是制作成炒面来吃,作为主食的补充,小伙伴们吃面条当过年,非常稀罕,乌江通航后,当地的人们纷纷背着麦子乘船到乌江镇换面条,乌江镇老君关一带是面条加工的集散地,非常热闹,老家的人们是这里的常客。


MAX_0055 拷贝.jpg

望乡台古道


      何家寨古渡口是通向对岸息烽、修文的唯一要道,船票为0.30元/人次,人们来来往往,很是热闹,每逢赶集,贩鸡鸭蛋生意的人们成群结队,山里的人慢慢学会经商,从此不断走出大山,与外界交流融汇。乌江水库的建成,水路通航,逐渐改变了山区人的命运,青壮年男女外出沿海打工,商贩外出经商创业,人带人、人帮人的外出越来越多,一时成为潮流和时尚,家里只剩下老人和留守儿童,外面挣钱回家建房、购置家电,补贴家用,山里的家庭有了收音机、电视机,当时的“洋玩意”进家很新奇,大伙常聚集看电视听歌曲,谁家有了收音机,有意放大声量,显摆自毫,谁家有了电视机,饭后抬到院子里找信号播放,一堆人观看,风里雨里从未停息,除非停电,记得大哥大“砖头式”的无线通讯往往要跑到山顶找信号才能用,


MAX_0155 拷贝 2.jpg

建设中的古金修高速乌江特大桥


       改革开放以来,山里人纷纷走出大山,外出打工,开阔眼界长见识,小商小贩多了起来,山里人做生意,最初几乎都是贩卖鸡鸭蛋,赶乡场,收鸡收鸭收蛋,贩卖到城里,大山里没有通车,几十里的行程全是人背步行,十分艰苦不易,改革开放初期,当地有几句顺口溜,形象地描绘出家乡人们开启经商的形态,“柏果坪的鸡,青杠林的蛋,大岩脚的酒灌灌,枫香林的男子汉”,一个村寨一个特色,同一地方的人做同样的生意,贩卖鸡鸭蛋的,烤烧酒的,长途贩卖的,各有特色各有千秋,都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变化;化觉街上的人们,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始开设门市,摆地摊赶转场,充分利用信息闭塞渠道,从乌江、九庄等地进货贩卖挣差价,主要是一些日用品。最为传奇的是化觉枫香林的李德安,腿长身体健壮,他走一步别人通常要走两步,肩上担两框鸡鸭蛋百斤重还要小跑,天亮出发,100多公里的路程一天就负重步行到贵阳,在当地传为佳话,至此,大山里的人们与大都市贵阳有了通商交易的连接,赶转场,贩物资,从家乡化觉至乌江上贵阳,来来回回,打通一条化觉的乡村“丝绸之路”。

      九十年代,因老家通航通商,外出打工的人们开始创业,经商的人们越来越多,涉及各行各业,当地政府为了家乡的发展,号召外出经商的人们返乡创业,为了改变家庭的生活条件,带动家乡产业发展,我因地制宜,从一个门外汉学起了网箱水产养殖,从鱼苗选购、养殖技术到销售渠道,很快建立起了一条产业链,定期从深圳的产业利润中不断投资在老家的水产养殖,带动当地人们投入养殖行业,因水质水温及技术等原因,网箱养殖以失败告终。


DSC_0667 拷贝 2.jpg

金沙县化觉乡网箱水产养殖


      2006年,乌江库区洪水爆发,上游的养殖区形成险滩,洪峰激流冲毁养殖网箱,所有大大小小的各种鱼全部放生回归乌江;

乌江的蓄水,渔业资源丰富,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沿岸的人们从事捕鱼劳虾,养活一家人,供孩子读书上大学。

      2018年,长江流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乌江库区因网箱养殖水质变得浑浊,污染严重,鱼业资源逐渐匮乏,长江水系实施十年禁鱼,渔船休渔,网箱上岸,从此,乌江百里画廊山更清了水更绿了。

       2021年,改革开放43周年,家乡的村村通户户通公路连成一片, 乌江水库修文县与金沙县交界的海马大桥,2010年6月开工建议,2016年2月完工通车,是金沙高平和化觉出行和发展经济的交通要道,当地的人们期盼几十年的跨江大桥将金沙融入贵阳2小时经济圈。2021年,贵州古金修高速公路施工如火如荼,公路将横跨乌江,乌江特大桥起于息峰县九庄镇柏茂村,止于金沙县化觉镇新中村,是一座横跨乌江的悬索桥,主跨650米,建成后金沙将融入贵阳市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老家化觉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矿,随着永晟、玉龙、金川三个矿业的投资开采,极大地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当地人口就业,陆运航运越来越兴旺,助力增收脱贫致富。


MAX_0019-0.jpg

金沙县化觉镇永晟矿业


       近些年来,随着村村通户户通的实现,外商投资在家乡开采煤矿,就业渠道多了,外出的乡亲们陆续返乡就业,乡村农家乐和乡村民宿多了起来,在家门口就可实现就业增收,家家户户住上新楼,开上汽车,路通了,步行变单车,单车变摩托,摩托变汽车,日子过得滋润。 随着连接省会的跨江大桥相继贯通,天堑变通途,原来的穷乡山咔咔,因乌江流域自然生态资源,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生态旅游引来流量,当地的特色民宿多起来了,特色农家乐有声有色,游客络绎不绝,一片繁荣的景象。

      2021是建党100周年的盛世华诞,有幸生在华夏,有幸长在这个年代,注定亲历改革开放、注定亲眼所见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的巨大变化及家乡的蜕变,航母下水、飞船上天,太空漫步,火星取土,让全国人民无比自豪,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应对疫情,无不体现祖国的强大,深深的感受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红色的。

百年行摄不锈钢板 拷贝00.jpg


本站不承担任何关于版权问题,文章均由用户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发布者:百年行摄影像网 何跃,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bnxs.cn/xwzx/29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06184058@qq.com